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深化“三教”改革的关键

发布者:zjxs发布时间:2020-07-06浏览次数:2173

一、深化“三教”改革离不开产教融合

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规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深化“三教”改革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职业教育本质使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成熟和发展的标志。只有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三教”改革的主线并贯穿始终,才能提高职业院校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培养出一大批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教育政策领引

为深化“三教”改革,“职教20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为加强师资队伍、健全双元育人机制、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等做出了专门部署。要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健全教材选用制度并完善教材管理制度,教材内容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专业课程设置符合产业需求并对接“1+X”证书制度,课程内容设置符合职业标准要求并体现职业特色,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并突出实践性,推广现代学徒制,普及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改革,打造优质课堂。

二、产教深度融合为深化“三教”改革赋能

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是改革实现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三教”改革要走实走深,产教深度融合是基础,也是关键着力点。

(一)校企双向流动是“教师”改革的法宝

基于产教融合的“走出去”“请进来”,是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主要方式。

“走出去”,一是教师全员到合作企业进行轮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二是通过“引校驻企”,把课堂搬进企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参与生产实践,提高实践业务技能。

“请进来”,一是聘请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组建兼职教师队伍,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二是“引企入校”,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内基地开展企业业务性活动,带动教师实践业务能力提升。

外聘相关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对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意义重大。

(二)深化产教融合是“教材”改革的统领

2019年年底,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标志着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和管理进入统筹设计、精准管理的新阶段。国家对规划教材做出了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教材要充分反映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特征,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校企深度合作是“教法”改革主要路径

“教法”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职教20条”规定,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改革传统的普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教学模式,而这种改革和变化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支撑。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三教”改革强有力的支撑。要打赢深化“三教”改革的攻坚战,无论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还是职业院校的建设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基础,更是关键。

(节选自《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