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策略

发布者:zjxs发布时间:2020-10-12浏览次数:1504

高职教育领域的“专业群”概念,源自哈佛商学院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可尔·波特(Michael Porter)创立的产业集群理论(Industry Cluster Theory),其含义是通过区域聚焦,优化生产要素、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科技联系最为紧密,能有效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产业集群和产业创新中发挥基础性的资源作用。

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意义

2019年,国家公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所有申报院校均以“专业群”的形式申报“双高”建设方案。“双高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根本要求,是为国家发展提供优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教育现代化夯实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推荐高水平高职学校230所,453个高水平专业群。经统计发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申报院校最多,高达21所,远高于其他专业群。畜牧兽医、软件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和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群申报院校数量均在10所以上,位居所有专业群的第2~8位。

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公示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名单,从省份布局看,目前已公示的197所拟建单位覆盖了29个省份。从专业布局看,申报的389个专业群覆盖了18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布点最多的5个专业大类分别是装备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农林牧渔大类。从产业布局看,服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群有113个,面向现代服务业的112个,面向先进制造业的100个,面向现代农业的32个,其他32个。

(一)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我国已经步入了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自“十三五”以来,在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从以往的高速增长阶段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但产业集群也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单个专业已经很难满足目前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教育类型,其逻辑起点就是职业。与单个专业相比,高职专业群体量大,开放性强,企业参与度深,辐射带动性明显,专业群内各个专业既资源共享,又相互融合,能充分发挥跨专业的优势,更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体系。

(二)满足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现代社会,政府、高校和毕业生都对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对于就业的要求也不再是有业可就,而是有质量地就业,政府和高校关注的不仅仅是就业率,更多的是“就业力”。如何实现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新的岗位、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原有职业岗位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要求,岗位综合性越来越强,对个体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与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与产业结构相协同的高水平的专业群既保持了专业的相对稳定性,也体现了灵活性,专业群内专业方向的设置可以主动地适应当前职业、岗位综合性、多样性的变化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专业群建设是满足国家对优质人力资源需求的关键,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毕业生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

(三)实现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支撑

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专业群建设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与以往的示范校、优质校评选标准相比,“双高院校”的评选在项目设置上强化突出了专业群建设的位置,专业群建设成为了进入“双高院校”的基本条件,开展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支撑。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中可以打破以往传统专业设置“千校一面”的格局,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突出行业发展优势,构建专业—产业—职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挑战

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相关院校在专业群的组合上,体现在交通、机电、土建、旅游、护理、会计等相关专业上,其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

(一)专业群建设标准缺失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高职专业群建设标准是开展专业群建设的方向标,是指引专业群建设的灯塔。在我国大陆部分地区率先出台了专业群建设的地方标准,如江苏省在2015年公布了《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设立专业群构建、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运营、建设成效发挥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这套标准在发布之后也引起了其他地区院校的效仿。但总体而言,在高职教育领域,还没有一个可以广泛应用于全国专业群建设的参考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群建设时很容易出现所建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以及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二)专业群组群逻辑不一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专业群的组建原则与逻辑以及如何组建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在具体实践中,专业群组建逻辑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同或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进行组群;二是以核心专业带动2个或2个以上跨二级类专业,形成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关系的组群方式;三是以相近职业岗位(群)或者产业链上下游一致进行专业群建设。第一种逻辑偏向于共同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的狭义定义,第三种逻辑则是从产业链一致性出发,往往就是包括跨学科专业的结合。不论是高职院校基于哪一种组群逻辑,“专业群”不是若干个专业的简单拼盘,否则是以群的名义切割教育资源,对专业建设本身无实质意义。

(三)专业群评价体系缺位

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依据、计划、实施过程和成果的具体体现,专业群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合理的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很多高职院校虽有“专业群”的外在形式,但实际上还是按照专业在建设,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专业群的评级机制和评价标准没有建立起来,因为评价目的不明确,导致目前的专业群建设评价依然停留在诊断的层面上。虽然高职教育领域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如何建立科学合理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体系,现在还没有受到全国范围的认可的研究成果和政策方案可以借鉴。

三、我国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政策逻辑

在国家高职教育政策层面,最早出现“专业群”概念的文件是20061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提出“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此后,“专业群”一词多次出现在高职教育政策文件中。

(一)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

2006年提出重点建成500个左右特色专业群到2010年,全国分3批共完成了440个重点专业群的试点建设。20107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20119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提出“支持1000个左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20126月,全国共969所高职院校纳入了行动计划。短短几年时间里,“以重点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基本覆盖到全国高职院校。直到20157月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应加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依托重点专业(群),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自此开始,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开始从先期的规模扩张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的优化阶段。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从示范校、骨干校建设阶段,到优质校建设阶段再到特色高水平建设阶段,变化的不只是院校和专业数量的递减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由原来注重教育大众化来实现增量扩招,到现在注重提供优质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也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

(二)从兼顾平衡到扶强扶优

双高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是要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本次公示的56所学校中,江苏省以7所院校位列全国第一;浙江、山东分别以6所、4所分列二、三名。值得注意的是,重庆是全国4大直辖市中,双高建设院校最多的直辖市,有2所高水平学校和8所高水平专业群院校。上海是双高建设院校最少的直辖市,仅有1所高水平学校而未有高水平专业群立项。从全国来看,32个省级行政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只有西藏和青海两地没有高职高专院校入选。

从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重大发展战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对地区间学校布局不再是以区域平衡为主,而是以扶强扶优为首要,因为“双高”计划的战略意图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世界水平的学校,培养一批国际水准的学生,以满足“高精尖”型企业的需要。所以,列入“双高”建设计划的学校自然是最优质的学校,入选建设名单最多的自然又是江苏、浙江等经济社会发达省份。在这一点上,本科的“双一流”建设名单表现得更加明显,42所一流学校只分布在20个省市自治区,超过1/3的省区是空白。

(三)从“外部倒逼”到主动作为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从专业建设转向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有着“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提升专业竞争力”的自觉。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面向。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即便是单个专业实力较强,也很难把握产业集群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往我们的专业建设总是在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之后,是在企业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改进之后才开始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转化为教学资源,仿照企业真实环境建设实训室。这也就是通常说的“行业走在人才培养的前头”,而人才培养是具有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产业集群发展催生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的“群化”发展,倒逼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对接区域产业群发展,以此满足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是永远“追赶”不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的。“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势必要求高职院校以前瞻意识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和区域行业升级的趋势,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因此,从行业企业需求的“外部倒逼”转向高职院校把握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主动进行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岗位普适性,提升职业迁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为产业需求侧提供有效供给的必然要求。

四、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参考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但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职业教育作为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类型之一,需要为行业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建设要从原来的单打独斗转变为以群组为单位进行专业群建设。

(一)专业标准的转型升级

吸收国际专业认证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先进建设理念,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参考相对成熟且权威的国际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比如以《悉尼协议》为代表的工科专业认证标准、以美国商学院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Business Schoolsand ProgramsACBSP)为代表的商科专业认证标准等,开展国际可交流的专业群建设。首先,专业群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悉尼协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应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开展,明确毕业生的毕业标准,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方位考虑学生发展与行业产业发展是否相一致,体现以“学生产出”为标准的专业群建设理念。其次,专业群建设要兼顾专业群的共性与个性。《悉尼协议》的认证标准是从大专业角度划分专业认证范围,但不干涉各个专业方向的设置。专业群建设可以明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但不统一制订培养方案,这样既保持了专业群标准的共性,又充分尊重了群内各专业设置的个性,为专业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本专业特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专业群建设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悉尼协议》提出的毕业生毕业标准中,知识目标、职业道德、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突出体现了对社会、经济、环境的重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应在以往的构建思路上,充分考虑国际性互认协议的要求及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推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素养养成,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近期可见的标杆动态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标杆分析法”是强调以优秀的对标组织作为学习对象,在对比差距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最佳践行路线。因此,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建议职业院校采取“标杆分析法”进行相关工作,通过比较选取适当的标杆院校找寻差距,提升组织自身竞争力,重新思考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改善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标杆分析方法的指导下,围绕“双高院校”建设要求与内涵,对本校的综合实力、师资、实训条件、教学、科研、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等方面进行自我剖析,选取境内外合适的职业院校作为标杆院校进行差距对比,进行标杆分析,制订未来3~5年的赶超方案,能有效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和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面向区域的专业结构

专业群建设应以服务社会为要,符合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体现集群发展、突出重点的区域服务型高职专业体系特征。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专业设置、聚焦产业领域、合理面向不同岗位、打造专业基础平台、加强学科支撑等方式,来增强专业之间的职业联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群的资源整合度。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融合,通过转型或升级专业培养定位、开辟专业方向或课程模块,选择具有龙头地位的标杆企业或者联合具有资源集聚能力的产业集群或联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需求的高度融合,打造专业—产业—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模式。要推动各类专业群向国家支柱产业等重点领域转型,如机电类专业向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转型,医学教育向大健康领域发展,有效地激发专业发展的活力,提高人才培养应对产业变化的能力。

(四)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培育和建设360个能满足国家建设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瞬息万变。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对高职院校来讲,就是要不断打破舒适区,不断自我创新变革。而教学创新团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与主体力量。面对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群建设要做好专业与专业的对接与整合。如何进行专业群建设,需要教学创新团队聚焦产业高端,把握国家和区域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体系,增强新兴技术在教学内容中的覆盖,以国家教学标准为指引开展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项目式教学,从而构建符合产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塑造利他共生交互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职业教育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通过知识传承、创新与共享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行业、企业等伙伴关系要建立起一种利他共生交互模式,利他方能利己,成就他人才能最终成就自己。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中,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应当是一种利他共生关系,即专业群内各个专业既资源共享,又相互融合,是共生共赢的生态关系。这种利他共生的交互模式首先体现为利他优先,各专业先为其他专业创造价值,然后才有自身价值,各专业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来服务其他专业,才有专业自身的成长;其次,各专业强调包容性的增长,要平等、交互和共生。利他不是简单的让利,或者利益共享,利他最重要的是赋能,从而为本专业谋求更大价值。专业群应是一个能量放大器,各专业借助于专业群这个平台,能力能够得到放大,能获得想要的资源,能获得所需要的能量和能力,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这也是专业群建设的意义所在。

(文章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