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 下午,我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图书馆大报告厅举行(扩大)学习会,邀请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张旭翔院长作示范院校建设专题辅导报告。我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副科级以上干部,参与示范建设教师,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共计270 余人参加了会议。报告会由我院党委书记马长世主持。
张旭翔院长就南信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丰富的内容、大量的案例、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建设依据、建设内容和建设进展等三个方面的情况。
在介绍建设依据时,张旭翔院长总结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思路、举措和要求,以及南信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建设方案。南信院善于把握建设重点,注重顶层设计,强调集体参与的工作模式;利用有限办学资源撬动各种资源为骨干院校建设服务,以及和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双赢的实践,给我院干部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谈到建设内容时,张旭翔院长主要介绍了南信院骨干院校建设的七大主要项目,并重点介绍了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经验。南信院较早启动了以校企合作为重点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截然不同于传统办学模式的有力措施加以推进。四个主干专业逐步形成了校中厂(信雅达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校中园(南信软件园)、校中校(熊猫光电学院)和校中所(物联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等各具特色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在推进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南信院不断落实“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成立了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同时,建立了一整套校企合作制度,从各方面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过程中,调动企业参与学院建设的积极性,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点。因此,南信院注重以共建实体和合作项目为平台,以校企双方实现各自利益需求为原则,整合校企双方、场地、设备、资金、技术、人员、文化各方面资源,全过程投入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真正实现了“双主体”育人。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学院也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在建设进展方面,张旭翔院长重点介绍了南信院在校企融合,资源协同,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方面的经验。南信院依托行业企业,从技术链上游入手,覆盖技术链中下游,建立了如中任南信实验室、信雅达企业培训园、江苏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这样一些服务面向广泛、在行业企业有重要影响的“四技”服务平台,使得学院师生始终能够接触最先进的技术,培养最需要的素质能力,可以说这是骨干院校建设方面的成功范例,学院也因此获得了2013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另外,南信院以校企混编为特色的双师队伍建设模式,以岗位需求为主导,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能力递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实训模式,也对我院示范性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最后,马长世书记做总结讲话。他首先感谢张旭翔院长精心准备的辅导报告,高度评价了南信院在国家骨干建设中体现出来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显著。随后,马长世书记就贯彻报告会精神,对我院省级示范校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抢抓时间,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我院示范校建设距迎接考核验收仅有5 个月的时间,但是,项目建设与考核标准要求、与兄弟院校比较,还有不少差距,必须抢抓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大的突破;二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除了必须抓好的日常工作,所有的精力都要投入到示范校项目建设中去;三是落实责任,工作做实、做细、做精。要层层落实建设责任,以扎实、踏实的态度,抓好每一个环节,取得真正的实效;四是加强督查,把握进度,协调推进。要形成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协调推进,把握时间进度和节点,力求按期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大会现场
张旭翔院长做辅导报告
马长世书记主持报告会
大会现场
( 党委宣传部 )